首页
我们的作品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古典文学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数字人文工具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CBDB自秦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两千年,
约515488位历史人物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便捷工具库。
唐(618-907)
679年
-741年
63岁
调露
开元
陇西
奉天
序号 | 类型 | 名字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封爵 | 宁王 | |
2 | 别名、曾用名 | 李成器 | |
3 | 谥号 | 让皇帝 |
序号 | 入仕门 | 入仕别 | 入仕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血亲门 | 皇子/亲王 | 旧唐书 |
序号 | 社会身份 | 年代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宗子 | -- | 旧唐书 | |
2 | [皇帝] | -- | 旧唐书 |
序号 | 除授类别 | 官名 | 任官地点 | 任官时间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正授 | 太常卿 | [未详] | 开元 (721) - 开元 (726) | 唐九卿考 | |
2 | 正授 | 州刺史 | 保定 | 开元 (718) -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3 | 正授 | 州刺史 | 高平 | 开元 (716) - 开元 (718)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4 | 正授 | 州刺史 | 扶风 | 开元 (714) -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5 | 正授 | 州刺史 | 扬州 | 先天 (713) -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6 | 正授 | 州刺史 | 蒲州 | 景云 (711) -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7 | 正授 | 州刺史 | 冯翊 | 景云 (711) -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8 | 正授 | 州刺史 | 扬州 | 景龙 (710) - 景云 (711)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9 | 正授 | 州刺史 | 雍州 | 景龙 (710) - 景龙 (710) | 唐刺史考全编 | |
10 | 正授 | 郡王 | 寿春 | 长寿 (693) - 唐隆 (710) | 旧唐书 | |
11 | 正授 | 皇太子 | [未详] | 文明 (684) - 天授 (690) | 旧唐书 | |
12 | 正授 | 郡王 | 永平 | 文明 (684) - | 旧唐书 | |
13 | 正授 | 州刺史 | 绛州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唐刺史考全编 | 待考。依据爲《册府元龟》卷四八五:“宋王成器爲绛州刺史,献马牛羊等助军。”不知确否。既称其爲“宋王”,则必在唐隆元年(710)之后。 |
14 | 皇帝 | [未详] | (0) - | 旧唐书 |
序号 | 关系 | 关系人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赠Y物 | 李白 | 未知 |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引《本事诗》: 李白才逸气高,与陈拾遗齐名,玄宗闻之,召入翰林,以其才藻绝人,器识兼茂,便以上位处之,故未命以官。尝因宫人行乐,谓高力士曰:“对此良辰美景,岂可独以声伎爲娱,傥时得逸才词人咏出之,可以夸耀于后。”遂命召白。时宁王邀白飮酒,已醉,旣至,拜舞頽然,上知其薄声律,谓非所长,命爲《宫中行乐》五言律诗十首。白顿首曰:“宁王赐臣酒,今已醉,傥陛下赐臣无畏,始可盡臣薄技。”上曰:“可。”卽遣二内臣掖扶之,命硏墨濡笔以授之,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。白取笔抒思,略不停缀,十篇立就,更无加点。笔迹遒利,凤跌龙拏,律度对属,无不精绝。出入宫中,恩礼殊厚,竟以疏纵乞归,上亦以非廊庙器,优诏罢遣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