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人物资料库

历史人物资料库

CBDB自秦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两千年,
约515488位历史人物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便捷工具库。

人物介绍
|
著述
|
历任官职
|
亲属关系
|
社会关系
|  诗词作品 (1047首)
李白 (公元701年-762年)
朝代:

唐(618-907)

生卒年:

701年

-

762年

享年:

62岁

出生年号:

长安


卒年年号:

宝应

郡望:

【未详】

地址:

任城

别名
序号 类型 名字 备注
1 太白
2 行第 李十二
3 别名、曾用名 李拾遗 卷三一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幷序》,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撰
4 别名、曾用名 李翰林 卷三一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幷序》,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撰
5 别名、曾用名 李谪仙 卷三一《草堂集序》,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撰: 又与贺知章、崔宗之等自爲八仙之游,谓公谪仙人,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,多言公之不得意。
6 别名、曾用名 李青莲
7 室名、別号 酒仙翁 卷二《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》: 衔杯敍离,羣子赋诗以出饯,酒仙翁李白辞。
8 室名、別号 青莲居士 《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》:青莲居士谪仙人,酒肆藏名三十春。
入仕法
序号 入仕门 入仕别 入仕出处 备注
1 徵召门 徵辟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天宝元年,壬午。(四十二岁) 时太白游会稽,与道士吴筠共居剡中。会筠以召赴阙,荐之于朝,玄宗乃下诏徵之。太白至京师,与太子宾客贺知章遇于紫极宫,一见赏之,曰:“此天上谪仙人也。”因解金龟换酒爲乐。言于玄宗,召见金銮殿,论当世务,草答蕃书,辩若悬河,笔不停缀。又上《宣唐鸿猷》一篇,帝嘉之,以七宝牀赐食,御手调羹以饭之,谓曰:“卿是布衣,名爲朕知,非素蓄道义,何以得此!”命供奉翰林,专掌密命。
生平著述
序号 作品 著作年代 角色 备注
1 李翰林別集 撰着者 卷三一《李翰林别集序》,朝散大夫行尚书职方员外郎直史馆上柱国乐史述: 李翰林歌诗,李阳冰纂爲《草堂集》十卷。史又別收歌诗十卷,与《草堂集》互有得失,因校勘排爲二十卷,号曰《李翰林集》。今于三馆中得李白赋序表赞书颂等,亦排爲十卷,号曰《李翰林別集》。
2 李翰林集 撰着者 卷一四九“《李太白集》三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”条: 唐李白撰。……阳冰序不言卷数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则曰《草堂集》二十卷,李阳冰编。案:宋敏求后序曰:“唐李阳冰序李白《草堂集》十卷,咸平中乐史别得白歌诗十卷,合为《李翰林集》二十卷。史又云杂着为别集十卷。”然则《草堂集》原本十卷,《唐志》以阳冰所编爲二十卷者,殊失之不考。今《草堂集》不传,乐史所编亦罕见。
3 草堂集(李白) 撰着者 《新唐书》卷六〇《艺文志四》: 李白《草堂集》二十卷(李阳冰录。)
4 李太白集 撰着者 卷一四九“《李太白集》三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”条: 唐李白撰。……阳冰序不言卷数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则曰《草堂集》二十卷,李阳冰编。案:宋敏求后序曰:“唐李阳冰序李白《草堂集》十卷,咸平中乐史别得白歌诗十卷,合为《李翰林集》二十卷。史又云杂着为别集十卷。”然则《草堂集》原本十卷,《唐志》以阳冰所编爲二十卷者,殊失之不考。今《草堂集》不传,乐史所编亦罕见。 此本乃宋敏求得王溥及唐魏颢本,又裒集唐类诗诸编,洎石刻所传,编爲一集。曾巩又考其先后而次第之,爲三十卷。首卷惟载诸序碑记,二卷以下乃为歌诗,为二十三卷,杂着六卷,流传颇少。
社会身份
序号 社会身份 年代 出处 备注
1 书法家 --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一录裴敬撰《翰林学士李公墓碑》: 予尝过当涂,访翰林旧宅。又于浮屠寺化城之僧,得翰林自写《访贺监不遇》诗云:“东山无贺老,却棹酒船回。”味之不足,重之爲宝,用献知者。又于歷阳郡得翰林《与刘尊师书》一纸,思高笔逸。 《宣和画谱》卷九: 尝作行书,有“乘兴踏月,西入酒家,不觉人物两忘,身在世外”一帖,字画尤飘逸,乃知白不特以诗名也。今御府所藏五,行书《太华峰》、《乘兴帖》,草书《岁时文》、《咏酒诗》、《醉中帖》。
2 [幕僚] -- 旧唐书 卷一九〇《李白传》: 禄山之乱,玄宗幸蜀,在途以永王璘爲江淮兵马都督、扬州节度大使,白在宣州谒见,遂辟爲从事。
3 求仕 -- 李太白全集
4 [隐居(有隐德)] -- 旧唐书 卷一九〇《李白传》: 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、韩沔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等隐于徂徕山,酣歌纵酒,时号“竹溪六逸”。
5 诗人 --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
6 文人 --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
7 工于文 --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《全唐诗・卷161―185、882、890》《全唐诗・补逸・上》《全唐诗补编・续拾・卷14》《全唐诗补编・续补遗・卷3》 《全唐文・卷347―350》(据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)。
8 并称/齐名 -- 李太白全集 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已而去之齐、鲁,寓家任城,与孔巢父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会徂徕山,酣飮纵酒,号“竹溪六逸”。
9 曾被流放 -- 旧唐书 卷一九〇《李白传》: 永王谋乱,兵败,白坐长流夜郞。
10 好饮酒 -- 旧唐书 卷一九〇《李白传》: 白旣嗜酒,日与飮徒醉于酒肆。
11 [为官者:文] -- 未知
12 徵至京师 -- 旧唐书 卷一九〇《李白传》: 旣而玄宗诏筠赴京师,筠荐之于朝,遣使召之,与筠俱待诏翰林。
13 并称/齐名 -- 李太白全集 卷三一,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撰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》: 时人又以公及贺监、汝阳王、崔宗之、裴周南等八人爲酒中八仙,朝列赋谪仙歌百馀首。
历任官职
序号 除授类别 官名 任官地点 任官时间 出处 备注
1 正授 参谋 [未详] 至德 (757) - 未详 新唐书 《新唐书》卷二〇二《李白传》: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,道寻阳,释囚辟爲参谋,未几辞职。
2 僚佐 江南东道 至德 (756) - 至德 (757)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肃宗至德元载,丙申。(卽天宝十五载也。七月,肃宗卽位于灵武,始改元至德。五十六岁)太白自宣城之溧阳,又之剡中,遂入庐山。永王璘爲江陵府都督,充山南东路及岭南、黔中、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,重其才名,辟爲府僚佐。及璘擅引舟师东下,胁以偕行。……至德二载,丁酉。(五十七岁)二月,永王璘兵败,太白亡走彭泽,坐繫寻阳狱。
3 正授 翰林供奉 [未详] 天宝 (742) - 天宝 (744)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供奉翰林
亲属关系
序号 关系 关系人 出处 备注
1 李颇黎 李太白全集 卷三一,魏颢撰《李翰林集序》: 白始娶于许,生一女、一男曰明月奴。女旣嫁而卒。又合于刘,刘诀。次合于鲁一妇人,生子曰颇黎。终娶于宋。
2 九世祖;太高曾祖 李暠 未知
3 李客 李太白全集 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据太白诗文自述,系出陇西汉将军李广后,(见《赠张相镐》诗。)于凉武昭王爲九世孙。当隋之末,其先世以事徙西域,隐易姓名,故唐兴以来,漏于属籍。至武后时,子孙始还内地,于蜀之绵州家焉。因逋其邑,遂以客爲名,卽太白父也。
4 女儿 李平阳 李太白全集 卷一三《寄东鲁二稚子》(在金陵作) 吴地桑叶绿,吴蚕已三眠。我家寄东鲁,谁种龟阴田。春事已不及,江行復茫然。南风吹归心,飞堕酒楼前。楼东一株桃,枝叶拂靑烟。此树我所种,別来向三年。桃今与楼齐,我行尙未旋。娇女字平阳,折花倚桃边。折花不见我,泪下如流泉。小儿名伯禽,与姐亦齐肩。双行桃树下,抚背復谁怜。念此失次第,肝肠日忧煎。裂素写远意,因之汶阳川。
5 李月圆 唐诗纪事 卷一八引东蜀杨天惠《彰明逸事》云: 太白有子曰伯禽,女平阳,皆生太白去蜀后。有妹月圆,前嫁邑子,留不去,以故葬邑下,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。或传院乃其所捨云。
6 妻之祖父 许圉师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
7 第二任妻 宗氏(李白妻) 李太白全集 卷三一,魏颢撰《李翰林集序》: 白始娶于许,生一女、一男曰明月奴。女旣嫁而卒。又合于刘,刘诀。次合于鲁一妇人,生子曰颇黎。终娶于宋。
8 妻子 许氏(李白妻) 李太白全集 卷二六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 而许相公家见招,妻以孙女,便憩迹于此,至移三霜焉。
9 李伯禽 李太白全集 卷一三《寄东鲁二稚子》(在金陵作) 吴地桑叶绿,吴蚕已三眠。我家寄东鲁,谁种龟阴田。春事已不及,江行復茫然。南风吹归心,飞堕酒楼前。楼东一株桃,枝叶拂靑烟。此树我所种,別来向三年。桃今与楼齐,我行尙未旋。娇女字平阳,折花倚桃边。折花不见我,泪下如流泉。小儿名伯禽,与姐亦齐肩。双行桃树下,抚背復谁怜。念此失次第,肝肠日忧煎。裂素写远意,因之汶阳川。
10 族父 李阳冰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
社会关系
社会关系(笼统)
学术关系类
朋友关系类
政治关系类
着述关系类
社会交际
序号 关系 关系人 出处 备注
1 受Y之礼待 李隆基(唐玄宗)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天宝元年,壬午。(四十二岁) 时太白游会稽,与道士吴筠共居剡中。会筠以召赴阙,荐之于朝,玄宗乃下诏徵之。太白至京师,与太子宾客贺知章遇于紫极宫,一见赏之,曰:“此天上谪仙人也。”因解金龟换酒爲乐。言于玄宗,召见金銮殿,论当世务,草答蕃书,辩若悬河,笔不停缀。又上《宣唐鸿猷》一篇,帝嘉之,以七宝牀赐食,御手调羹以饭之,谓曰:“卿是布衣,名爲朕知,非素蓄道义,何以得此!”命供奉翰林,专掌密命。
2 拜访 李氏(玉真公主)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九《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衞尉张卿二首》
3 献文、书于Y 李隆基(唐玄宗)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: 言于玄宗,召见金銮殿,论当世务,草答蕃书,辩若悬河,笔不停缀。又上《宣唐鸿猷》一篇,帝嘉之,以七宝牀赐食,御手调羹以饭之,谓曰:“卿是布衣,名爲朕知,非素蓄道义,何以得此!”
4 被送別 汪伦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一二《赠汪伦》: 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5 代Y作文 赵悦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二六《爲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
6 代Y作文 宋若思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二六《爲宋中丞请都金陵表》、《爲宋中丞自荐表》及卷二九《爲宋中丞祭九江文》等
7 代Y作文 李祗 未知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二六《爲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》
8 受Y之赠物 释中孚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一九《答族姪僧中孚赠仙人掌茶》
9 受Y之赠物 李昭 未知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〇《宣城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,诗以见志》: 令弟佐宣城,赠余琴溪鹤。谓言天涯雪,忽向窗前落。白玉爲毛衣,黄金不肯博。当风振六翮,对舞临山阁。顾我如有情,长鸣似相託。何当驾此物,与尔腾寥廓。
10 受Y之赠物 张镐 未知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一九《张相公出镇荆州,寻除太子詹事,余时流夜郎,行至江夏,与张公相去千里,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,及五月五日赠余诗,余答以此诗》
11 受Y之赠物 李宪(唐让皇帝) 未知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三五《李太白年谱》引《本事诗》: 李白才逸气高,与陈拾遗齐名,玄宗闻之,召入翰林,以其才藻绝人,器识兼茂,便以上位处之,故未命以官。尝因宫人行乐,谓高力士曰:“对此良辰美景,岂可独以声伎爲娱,傥时得逸才词人咏出之,可以夸耀于后。”遂命召白。时宁王邀白飮酒,已醉,旣至,拜舞頽然,上知其薄声律,谓非所长,命爲《宫中行乐》五言律诗十首。白顿首曰:“宁王赐臣酒,今已醉,傥陛下赐臣无畏,始可盡臣薄技。”上曰:“可。”卽遣二内臣掖扶之,命硏墨濡笔以授之,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。白取笔抒思,略不停缀,十篇立就,更无加点。笔迹遒利,凤跌龙拏,律度对属,无不精绝。出入宫中,恩礼殊厚,竟以疏纵乞归,上亦以非廊庙器,优诏罢遣之。
12 受Y之赠物 殷佐明 李太白全集 《李太白全集》卷八《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》 “明佐”,王琦註:缪本作“佐明”。 詹锳:“按缪本是也。殷佐明尝与颜真卿等联句,见《全唐诗》,疑佐明即是殷淑之字。”见詹锳《李白诗文繫年》,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16年,112页。
0条结果,当前第0
跳转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