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我们的作品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古典文学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数字人文工具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CBDB自秦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两千年,
约515488位历史人物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便捷工具库。
唐(618-907)
631年
-687年
57岁
贞观
垂拱
【未详】
晋陵
序号 | 类型 | 名字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字 | 希美 |
序号 | 作品 | 著作年代 | 角色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英国贞武公故事 | 未详 | ||
2 | 文集(刘祎之) | 未详 |
序号 | 社会身份 | 年代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诗人 | --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《全唐诗・卷44》(据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)。 |
序号 | 除授类别 | 官名 | 任官地点 | 任官时间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正授 | 县男 | 临淮 | 未详 (687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临淮县男 |
2 | 正授 | 中书侍郎 | [未详] | 未详 (687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中书侍郎 |
3 | 正授 | 同中书门下三品 | [未详] | 未详 (687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同中书门下三品 |
4 | 正授 | 中书侍郎 | [未详] | 仪凤 (677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中书侍郎 |
5 | 正授 | 王府司马 | [未详] | 仪凤 (677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豫王府司马 |
6 | 正授 | 起居郎 | [未详] | 上元 (675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左史 |
7 | 正授 | 弘文馆直学士 | [未详] | 上元 (675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弘文馆直学士 |
8 | 正授 | 中书舍人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中书舍人 |
9 | 正授 | 王府司马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相王府司马 |
10 | 正授 | 中大夫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中大夫 |
11 | 正授 | 直昭文馆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直昭文馆 |
12 | 正授 | 同凤阁鸾台三品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同凤阁鸾台三品 |
13 | 正授 | 凤阁侍郎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凤阁侍郎 |
14 | 正授 | 未详 | [未详] | 未详 (0) - 未详 | 唐五代人物传记与社会网络资料库(1.0版) | 相武后 |
序号 | 关系 | 关系人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根据Y的命令被处决 | 武曌(武则天) | 资治通鑑 | 《资治通鑑》卷二〇四,垂拱三年六月庚午: 凤阁侍郞、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:“太后旣废昏立明,安用临朝称制!不如返正以安天下之心。”大隐密奏之,太后不悦,谓左右曰:“祎之我所引,乃復叛我!”或诬祎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,又与许敬宗妾有私,太后命肃州刺史王本立推之。本立宣敕示之,祎之曰:“不经凤阁鸾台,何名爲敕!”太后大怒,以爲拒捍制使;庚午,赐死于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