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我们的作品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古典文学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数字人文工具
关于这个类目的一句话描述
历史人物资料库
CBDB自秦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两千年,
约515488位历史人物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便捷工具库。
唐(618-907)
772年
-842年
71岁
大历
会昌
中山
洛阳
序号 | 类型 | 名字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1 | 行第 | 刘二八 | |
2 | 未详 | 刘宾客 | |
3 | 字 | 梦得 |
序号 | 入仕门 | 入仕别 | 入仕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制举 | 科举制举: 博学鸿词/博学宏词科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|
2 | 进士类 | 科举: 进士(笼统) | 旧唐书 |
序号 | 作品 | 著作年代 | 角色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汝洛集 | 撰着者 | 撰着者、编辑者。 | |
2 | 吴蜀集 | 撰着者 | 撰着者、编辑者。 | |
3 | 刘禹锡集 | 撰着者 | ||
4 | 刘白唱和集 | 撰着者 | ||
5 | 传信方 | 撰着者 | ||
6 | 因论 | 撰着者 | ||
7 | 刘宾客文集 | 撰着者 |
序号 | 社会身份 | 年代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书法家 | -- |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 | |
2 | 儒学 | -- | 旧唐书 | 《旧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世以儒学称。”(中华书局1975年版,第4210页。) |
3 | 诗人 | --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《全唐诗・卷354―365》《全唐诗补编・续补遗・卷5》《全唐诗逸》《续拾・卷27》《唐文拾遗・卷25》《全唐文・卷599―610》《彭阳唱和集》(据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)。 |
4 | 文人 | -- |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 | |
5 | [为官者:文] | -- | 未知 |
序号 | 除授类别 | 官名 | 任官地点 | 任官时间 | 出处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检校 | 礼部尚书 | 洛阳 | 会昌 (841) - 会昌 (842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检校礼部尚书 |
2 | 正授 | 秘书监 | 洛阳 | 开成 (840) - 开成 (840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秘书监 |
3 | 正授 |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| 洛阳 | 开成 (836) - 会昌 (842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又见 32033 Tang wudai renwu chuanji yu shehui wangluo ziliaoku (version1.0) 唐五代人物传记与社会网络资料库(1.0版),页152559。 |
4 | 正授 | 州刺史 | 同州 | 大和 (835) - 开成 (836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同州刺史 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135页。 |
5 | 正授 | 州刺史 | 汝州 | 大和 (834) - 大和 (83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汝州刺史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725页。 |
6 | 正授 | 州刺史 | 苏州 | 大和 (831) - 大和 (834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苏州刺史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1923页。 |
7 | 兼 | 集贤殿学士 | 长安 | 大和 (829) - 大和 (831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集贤殿学士 |
8 | 正授 | 礼部郎中 | 长安 | 大和 (829) - 大和 (831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礼部郎中 |
9 | 正授 | 主客郎中 | 长安 | 大和 (828) - 大和 (828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主客郎中 |
10 | 正授 | 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| 洛阳 | 大和 (828) - 大和 (828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|
11 | 兼 | 集贤殿直学士 | 长安 | 大和 (828) - 大和 (829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集贤殿学士 |
12 | 正授 | 州刺史 | 和县 | 长庆 (824) - 大和 (828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和州刺史 又见2067《江南通志》sectionid=5190197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1726页。 |
13 | 正授 | 州刺史 | 夔州 | 长庆 (822) - 长庆 (824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夔州刺史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2732页。 |
14 | 正授 | 州刺史 | 连州 | 元和 (815) - 元和 (819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刺连州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2460页。 |
15 | 正授 | 州刺史 | 播州 | 元和 (815) - 元和 (81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播州刺史 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2558页。 《旧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执政不悦,復出为播州刺史。诏下,御史中丞裴度奏曰:「刘禹锡有母,年八十馀。今播州西南极远,猿狖所居,人迹罕至。禹锡诚合得罪,然其老母必去不得,则与此子为死別,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。伏请屈法,稍移近处。」宪宗曰:「夫为人子,每事尤须谨慎,常恐贻亲之忧。今禹锡所坐,更合重于他人,卿岂可以此论之?」度无以对。良久,帝改容而言曰:「朕所言,是责人子之事,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。」乃改授连州刺史。”(中华书局1975年版,第4211页。) |
16 | 正授 | 司马 | 朗州 | 永贞 (805) - 元和 (814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朗州司马 《旧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禹锡在朗州十年。”(中华书局1975年版,第4210页。) |
17 | 判 | 判度支盐铁案 | 长安 | 贞元 (805) - 永贞 (80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判度支盐铁案 |
18 | 正授 | 州刺史 | 连州 | 永贞 (805) - 未详 (80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连州刺史 《旧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叔文败,坐贬连州刺史。在道,贬朗州司马。”(中华书局1975年版,第4210页。) 又见《唐刺史考全编》第2459页。 |
19 | 转 | 屯田员外郎 | 长安 | 贞元 (805) - 永贞 (80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屯田员外郎 |
20 | 正授 | 监察御史 | 长安 | 贞元 (803) - 贞元 (805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监察御史 《旧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,典记室,尤加礼异。从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”(中华书局1975年版,第4210页。) |
21 | 调补 | 县主簿 | 渭南 | 贞元 (802) - 贞元 (803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渭南县主簿 |
22 | 改 | 节度使掌书记 | 淮南道 | 贞元 (800) - 贞元 (802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淮南节度掌书记 |
23 | 正授 | 节度使掌书记 | 徐泗濠军节度 | 贞元 (800) - 贞元 (800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徐泗濠节度掌书记 |
24 | 正授 | 太子校书郎 | 长安 | 贞元 (795) - 贞元 (796) | Pers DB / 唐代人物知识ベース | 太子校书 |